說起來我不是會去聽翻唱gig 的樂迷,而且若非無意間在路上瞥見宣傳海報,原本也不應該注意到這場演出。然而早在我出生前好幾年就去世的唱作人Nick Drake,生前就連現場演出錄影都未留下(當然他表演次數不多也是原因之一),能夠聽到他人的重新演繹、而且是被譽為最佳的Nick Drake 翻唱組合Keith James(原音吉他)與Rick Foot(低音大提琴),怎能不把握機會呢?
這場以Nick Drake 為主題的活動其實並非純表演,否則就該歸Norwich Arts Centre 管轄了,會在電影院Cinema City 舉辦,應該是為了搭配播放紀錄片「Life and Music of Nick Drake」。而Keith James 與Rick Foot 不愧為資深代言人,這場秋末至明年初春的巡迴,其實已經是他們從七年前起、第十一次以翻唱Nick Drake 為主題的巡迴了。入場前,電影院工作人員還向我詢問Nick Drake 到底是何許人也?我想即使Nick Drake 在他用藥死亡過量死亡後才漸漸獲得他該有的名聲與肯定,畢竟仍非廣為人知的唱作人,所以也不看好今晚的票房(買預售票時的確還剩不少票)。不料最後觀眾仍有八九成滿,雖然大多是中年以上的樂迷了,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對Nick Drake 有興趣的人聚在一起,還蠻新奇的呢。
入場後先播放約一個小時的紀錄片,其實僅是很簡單的Nick Drake 生平介紹及訪談,請來Nick Drake 的大學同窗,幫他與唱片業界牽線的Ashley Hutchins(Fairport Convention 貝斯手),以及數位與其有所淵源的英國唱作人John Renbourn、Kathryn Williams和Ralph McTell。從網路資料看來,個人有些懷疑這應該是先前出版的DVD「Under Review」。事實上,近年來Nick Drake 的相關發行品可說是低調卻源源不絕。三年前BBC 已經製作過『Lost Boy- In Search of Nick Drake』的節目,關於這位才子的傳記書籍也至少出版了兩本,再加上專輯重發、選集「Way to Blue: An Introduction to Nick Drake」、「Made To Love Magic」,稀有錄音「Family Tree」,以及各種致敬專輯,更別說去年聖誕期間我在HMV撞見,卻阮囊羞澀、無能下手的限量盒裝重發「Fruit Tree」加DVD(還分CD或黑膠兩種任君挑選)。老天爺!Nick Drake 也不過擁有三張正式專輯,留下四首未發行錄音,可以這樣發了又發,remastered 完再reissue嗎?!以上是買過「Fruit Tree」舊版盒裝、和三張remastered 專輯之忠實歌迷的怒吼,或者說哀鳴,因為我還是很想買包裝閃亮亮、華美設計令人心跳加速的新版盒裝阿~
對於Nick 的生平與音樂,我雖不至於到如數家珍的地步,好歹看過傳記『Nick Drake: The Biography』,也發瘋買過fanzine,仍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是以紀錄片並沒有帶給我太多新資訊。不過我還是要說,能看到Nick Drake 家鄉Tanworth-In-Arden 的恬靜田園景致,依舊忍不住感動起來,尤其他長眠之處那方小小墓碑,不知是經過歲月洗禮或原本就如此簡樸?刻上的墓誌銘『NOW WE RISE / AND WE ARE EVERYWHERE』,在螢幕上幾乎無法辨識。
想起Nick Drake 聽 似單純卻蘊含深奧琴藝與人生哲理的作品,縱然他在世僅有短短廿六年,留下的創作也不超過四十首,他不世出的才華,他的善感與孤寂,仍舊持續牽動著一群人的 心靈。不論他的風格被歸類為大部分人所言的民謠曲式,或者影片訪談間提及,他根基於英國傳統的音樂藝術不應以民謠論之,從初試啼音、旋律如春光瀲豔中帶著 深省的「Five Leaves Left」,大步向主流靠攏、精心融合熱鬧弦樂編制與流暢爵士樂,卻也是我最不欣賞的「Bryter Layter」,直至最後回歸/封閉自我,將脆弱與絕望放大到整個月球表面的「Pink Moon」,不變的是Nick Drake 始終如一的破格開放和弦。即使吉他門外漢如我,亦不難理解那精湛的指法與帶著實驗精神的特殊調弦,是如何收服諸多吉他手後輩。然而Nick Drake 真正吸引人們的,卻是溫文外表下敏感詩意的詞曲書寫,而我也必須承認他的歌聲對我而言稍嫌溫吞羞澀,始終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只不過比起他其餘的好,唱功如何亦從來不是聽Nick Drake 最需注意之處。
再談下去今晚的表演者就不必出場了,先打住吧。
為防大家已經忘記,翻唱組合Keith James 與Rick Foot 才是今晚的演出重點。原音吉他與低音大提琴的配對總是很難出錯的,而我也的確非常享受他們的詮釋。第一次聽到現場的Nick Drake,雖然和Keith James 的主導方式有些關聯,一開始仍不免覺得彆扭。因為即使Keith James 動用了四把各別調好弦的吉他,來滿足Nick Drake 有著複雜調弦的曲子,Keith James 與Rick Foot 合作出來的成果仍和原始錄音不盡相同。這不是在比較誰的吉他技巧比較高超,或為了配合編制而重新編曲就能解釋清楚的。當然Keith James的琴藝絕對不下於Nick Drake,他也盡量重現每個和絃,只是你知道不同的人唱起同一首歌,感覺永遠是不可能一樣的。
除去一開始的不適感,其實Keith James 與Rick Foot 的演繹大有越聽越順耳之勢。吉他較鬱鬱寡歡的Nick Drake 明亮活潑,沉穩的低音大提琴則亦趨亦隨撩撥著你的心弦。尤其Keith James 那充滿人生體驗、帶點滄桑感的成熟嗓音,令我不禁數度出神,以為David Sylvian 才是這歌聲的主人。比起Nick Drake,Keith James 必定是較為樂於與觀眾互動的。唱「Northern Sky」前,還講了因為他演唱會而認識的一對男女的故事。男孩在倫敦,女孩卻在遙遠的北方城市新堡,兩人常常於Kings Cross 火車站上演離情依依,男孩說她是他的「Northern Sky」,還希望Keith James 能在他求婚那天到火車站演唱,製造驚喜。不過故事還沒有後續,因為就在Keith James 答應這無法拒絕的請求之後,那男孩卻一直沒回音。Keith 又說他完全能理解Nick Drake 的現場為何冷場連連,因為當時Nick 前輩只帶一把吉他上台,你能想像每首歌之間都得重新調整開放和弦的情景嗎?然後每次唱到非Nick Drake 的歌曲時,還會露出小心翼翼的表情問觀眾『你們可以接受吧?』。哈,其實我最喜歡的曲目之一,正是Keith James 選唱John Martyn 獻給Nick Drake 的「Solid Air」。至於兩首Keith James 為西班牙詩人Garcia Lorca寫就的作品,比起Nick Drake 就比較不是我的茶了。
最高興的,當然是聽到了「Fruit Tree」、「Cello Song」、「Day Is Done」以及「River man」。其實也不是原唱人在演出,我窮開心什麼?不過私心認為Keith James 大概跟我一樣偏愛「Five Leaves Left」,數數竟然歌單將近一半皆選自這張專輯。至於也割捨不下的「Pink Moon」則是太孤芳自賞,太棄世了,雖然也很愛很愛,卻不是能隨便拿出來雅俗共享的存在,即使,我們仍舊有幸聽到「Things Behind the Sun」和「Place to Be」。
但已經夠了,因為Keith James 與Rick Foot 試圖重燃了這些歌曲的生命花火,而那如煙火般須臾即逝的閃耀,已是Nick Drake 無法給予我們的奢侈光芒。
歌單:
Things behind the sun
Made to love magic
Clothes of sand
Place to be
If I were a carpenter(song of Tim Hardin)
One of these things first
Northern sky
Fruit tree
Solid air(song of John Martyn about Nick Drake)
Unfaithful wife(song of Keith James, from GARCIA LORCA’s poem)
Going to Santiago(song of Keith James, from GARCIA LORCA’s poem)
Cello song
Black eyed dog/ Three hours
River man
Made to love magic
Clothes of sand
Place to be
If I were a carpenter(song of Tim Hardin)
One of these things first
Northern sky
Fruit tree
Solid air(song of John Martyn about Nick Drake)
Unfaithful wife(song of Keith James, from GARCIA LORCA’s poem)
Going to Santiago(song of Keith James, from GARCIA LORCA’s poem)
Cello song
Black eyed dog/ Three hours
River man
─────────────────────────────────
Day is don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