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June 2007

[生祥] 比得獎更重要的事


標題來自【支 援 耳 朵 革 命 大 大 樹 電 子 報 第 1 5 8 號】。十六號晚間金曲頒獎典禮進行時,我還在師大夜市閒逛著,說完全不在意生祥當天的得獎成績是騙人的,更何況,我隔日才知道他和大竹研還上台演出呢!比 起[種樹]拿下三項大獎、以及生祥拒領最佳客語專輯等獎項的高調嗆聲行動,能夠讓生祥和團隊的音樂在主流媒體中演唱發聲,反倒更加難能可貴。縱然,若沒有 之後的二度拒領事件,大家可能也不會記得頒獎典禮中難得的客語演出。就如同今年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領獎,但絕大多數的主流聽眾仍然不清楚"林生祥"究竟是何 許人物。


生祥與大大樹對金曲獎的態度,從五月中旬公佈入圍名單後的入圍感言可見端倪,是以之後的得獎與拒領行動其實一點也不令我驚訝。各大小媒體/網路上拒領獎座的相關報導和省思已經很氾濫,而這篇也不是要來討論生祥的訴求,不過,還是節錄一下生祥在頒獎典禮上的致詞:

『金 曲獎音樂獎項的分類應該是以音樂類型來分,而不是以族群語言來分。謝謝評審對種樹專輯的肯定,但是我們團隊的心裡實在很不願意領這座最佳『客語』專輯獎 (最佳『客語』歌手獎),所以很抱歉,我們要婉拒領回這個獎座。我們參加競賽是因為想要上台表達這個想法,而且我們要把獎金捐給賦予種樹專輯力量、捍衛農 村生活價值的四個團隊與個人:

1、美濃自發性的種樹團隊;
2、美濃社區報─月光山雜誌
3、討論有機農業的青芽兒雜誌
4、為農業發聲而被抓去關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 謝謝大家!』


以語言或音樂類型來區分競賽項目,顯然各有其道理,然而不論是為了鼓勵方言創作、讓非主流語言發聲而設立的各種方言獎項;抑或如生祥所言,應 回歸以類型區分,而非將方言"邊緣化"、"無法與主流/國語樂團歌手做公平競爭",這種討論就像沒有標準答案的辯論般,最後仍難免流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 有理。以台灣現今音樂市場充斥如出一轍的抒情/R&B/HIP-HOP 等曲風,以音樂類型作為獎項分類,會不會只是個高估台灣音樂環境的想法?以如今生祥的民謠/世界音樂樂風,又有多少國內主流創作人能納入這個範疇、與之競 爭?也許生祥的音樂創作品質、深度已足以與任何國家的音樂人匹敵,可是在另一位頒獎人、亦為入圍者謝宇威的面前高調要求廢除客語獎項,是否徒然讓其他更沒有曝光率的客語創作者情何以堪?

無論如何,這整個從創作出足以獲得評審青睞的好音樂、入圍多項大獎、到拒領兩項獎的柔性抗議行動,整整兩年的籌備過程,卻讓我第一次感受到生 祥作為抗爭人士的執著與丰采。我知道這樣說可能過於浪漫,然而錯過了交工樂隊那段歷史之後,現場表演中那位靦腆述說著歌曲故事的生祥,始終很難讓人聯想到 他過往於抗爭場合中的激情尖銳形象。但是在這意想不到的金曲頒獎場合,我竟然深深感受到了!生祥與大竹研的演出延續著兩人長久合作的良好默契,是我所知至 今唯一的金曲客語表演,而後他拒領致詞時字字清晰、言之有物,加上台下的美濃鄉親、農業推廣研究所、社會發展研究所的學生、義工們,舉著支持台灣農業的大 布條一同嗆聲,成為隔天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新聞,這不正是音樂結合社會運動中,你所能想像的極致高潮?

這個完美實踐、並達成實質影響力的行動藝術,憑藉的不僅是無法令人忽略的音樂創作能力,還需要對理念的深信執著、縝密的計畫,以及他背後大大 樹團隊與美濃鄉親等人的全力支持。生祥終究達到他的目的,成為幫助農民與弱勢團體發聲的麥克風,這不正是一直以來與其音樂相伴的中心思想?我相信生祥的創 作路上,永遠都有"比得獎更重要的事"。

最後還是來說一聲:真有你的!生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