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December 2010

26Nov2010- Jónsi@ HMV Hammersmith Apollo

   我一直不算Sigur Rós歌迷,卻蠻喜歡此團主唱Jónsi的單飛專輯『Go畢竟Jónsi那風格獨特的假聲唱腔(朋友戲稱海豚音),算是我的守備範圍,『Go』又是如此順耳的Pop樂風,流暢的弦樂和合成音效交織出豐富美妙的旋律,很難不惹人喜愛。
   Jónsi今年自從三月後就持續巡演至今,因為稍早他於倫敦Forum的兩場演出快速售鑿,我和青才會改看十一月底HMV Hammersmith Apollo這場。有人作伴一起看演出,總是比單打獨鬥好太多。我們大概開門前半個多小時來到會場,HMV Hammersmith Apollo的外表很壯觀,有Beatles的巨幅廣告,表演者的名字和與日期是一個個字母排上看板。內部則跟O2 Academy Brixton雷同,可容納五、六千人,除了必備的二樓座位區,一樓搖滾區有往舞台傾斜的地板和場中欄杆,室內設計像個老劇院般,壁面還有水晶燈垂釣,想來應該是有些歷史的建築。
   今晚的流程非常準時,來自加拿大的暖場團Timber Timbre八點上場。三名團員包括主唱兼吉他手Taylor Kirk小提琴手Mika Posen和負責lapsteelSimon Trottier(以上資料根據維基百科)。此團刻意營造的神秘幽暗氛圍,從十分acoustic的演出編制,永遠不變的昏黃燈光,以及Taylor Kirk像巫師袍般的上衣穿著可見一般。第一首歌因為前奏很長,我對他們樂風的猜測竟從AmbientPost Rock最後才明白他們是有點4AD味道的民謠。然而Taylor Kirk的嗓音不是我的痛,所以聽到後來有些沉悶無聊。我反而更喜歡串場播放的背景音樂,從一開始的鋼琴獨奏,到後來的北歐式冷調Post Rock與主場非常契合。
   換場時,兩旁道具上的布匹終於掀開。我們第一眼看到那些像是從垃圾場撿回的破舊傢俱(有些掛著枯萎的藤蔓,有些玻璃的部份被敲碎,露出銳利的邊緣),還想這是什麼奇異的佈置?後面的大掛布斑斑點點,好似長滿黴菌,整個是積滿塵埃污漬的廢墟意象。殊不知,這個由Fifty Nine Productions設計的舞台,包括一氣呵成的燈光、投影、佈景,讓我們後來看的目瞪口呆、五體投地!我經歷的大型演唱會不多,然而Jónsistage design絕對是我至今遇過最具藝術感,最不可思議而精準的影像與真實器材結合!它讓任何LED光板顯的懶惰而自形慚穢,讓任何單純的投影顯的班門弄斧。
   當然好吧,Pet Shop BoysPandemonium Tour也是另一高製作成本範例,不過老男孩比較著重斑斕色彩和娛樂感;Jónsi的舞台陰暗迷離,卻美的像首詩(請原諒這個庸俗的描述)。它在你的眼底開啟了一個世界,透過殘破的窗檑,你凝視的是暗夜森林,是雨水如波浪拍打、涔涔流淌,是霜雪紛飛下、自然界的弱肉強食。它以兩道布幕和日式拉門般的大型佈景,營造立體空間感,投影不僅準確到能對照每個窗格,更將故事延續至兩旁(我們原以為是破舊傢俱)的投影板。
   奇妙的是,即使背景如此令人目不暇給,Jónsi和四名團員的表演仍未被奪去任何丰采。或者說,因為聲響燈光和影像融合的太巧妙(其實也並非每曲皆以複雜的動畫呈現),那渾然一體的美感,只能相得益彰。整場九十分鐘、十四首歌(專輯曲全部搬演,加四首新歌與一首原聲帶作品),除了彈鋼琴與吉他的主角之外,最受矚目的當然是Jónsi的親密夥伴Alex Somers(吉他/打擊/鍵盤),嬌小的Alex站在Jónsi右邊,非常低調,我一直覺得他有種精靈或矮人的奇幻氣質。但事實上,若非這對情侶,我會說全場最搶戲的是鼓手þorvaldur þorvaldsson這位光頭大漢雖然外表沒有貝斯手Úlfur Hansson和鍵盤手Ólafur Björn Ólafsson美形,他帶著金屬味兒的剽悍鼓點,卻是渲染現場情緒的一大功臣,他頻頻移動至舞台中後方敲打鐵琴等percussion又是另一番靈巧細膩的呈現。無庸置疑,Jónsi的演出著重於敲擊樂器,較錄音室版本更為靈動活潑,「Tornado」開頭還插入特殊橋段,全體成員聚集在中後方玩鐵琴、玩具鋼琴、合成器,或其他我認不出看不清的聲響道具,我原本還以為那是一首純演奏曲呢。
   描述了這麼多終於輪到主角Jónsi,我原先期待的服裝,最近似乎都是這套格子布拼貼起來,綴以流蘇、飾條、以及羽毛的紅色系打歌服(其他團員的服裝亦一律為拼貼風),安可時則會戴上七彩羽毛帽,繽紛中帶點俏皮的設計,在略微陰暗的舞台上更顯搶眼。Jónsi的嗓音狀況沒的挑剔,雖說我喜好男性假聲唱腔,但他的音域維持在頂點的頻率實在頗高,聽太久會有腦壓上升的感覺(這不是抱怨 XD)。除了飆高音全無困難以外,Jónsi還在兩、三首曲目秀出不換氣長音的能耐。當然憋氣許久是一回事,要如何讓高音保持穩定卻絕不容易,從這點可看出Jónsi花費多少努力鍛鍊vocal
   舞台肢體語言部份,我事前猜測Jónsi是像Jonas BjerreMew)那般沉靜寡言的主唱類型,而在最後三首曲目之前也真的就是如此。不過「Around Us」、「Stick and Stones」與「Grow Till Tall」似乎是親民時間,只見不必彈奏樂器的Jónsi拾起有變音和接上looping功能的麥克風,向兩側觀眾區走近,曲著身子、不斷甩動衣飾,有時踩踏效果器。他的麥克風架擺的離舞台邊緣十分遙遠,因此所謂靠近也不過是縮短兩、三公尺距離,而你甚至看不清他的面容。此時的Jónsi是火球,是狂舞的綵帶,是風中翻飛的金褐色落葉,但他仍是那位不習慣接近大眾、害羞靦腆的創作人。
   很意外的,幾乎每首曲子-不論有沒有聽過、不論激昂或低迷-都讓我聽的心醉神馳、如入仙境。新作最喜歡的當屬「Iccicle Sleeves」,在極低限編曲的主歌、與鼓聲燈光如雷電交加的副歌之間擺盪,是如此低迴寧靜的爆發。「Kolniður」則是投影和聲響的激盪令人無法承受,動畫的筆觸散落於凌厲的風雪中,巨大的屏幕於曲末飄然落下,你不知道歌詞在唱什麼,眼淚卻掉個不停。接踵而至的「Tornado」反倒光是歌詞就能讓你顫慄,『You grow, you grow like tornado/ You grow from the inside/ Destroy everything through/ Destroy from the inside/ Erupt like volcano』,多麼美麗而具毀滅性的語句。
   我可以一首首繼續個別敘述細節與感想下去,但最終,這些紀錄其實無足輕重。Jónsi的現場,是一齣聲光意境絕對掠奪意識的舞台劇,我記得螢火蟲的光芒在小屏幕上輕舞繚繞,我看見樹林們在月光下錯落有致的陰影,逗留水面的波紋,齧齒動物留下細小的足跡;我聽見藍鈴花球莖在地下發出嘆息,環柄菇撐開了蕈傘,泥炭蘚靜靜地吐氣;我幾乎能嗅到剛萌芽的待雪草,從芬芳的土間抽出嫩綠。
   而那僅來自某個奇幻的時光,在倫敦Hammersmith的老劇院裡一夜綻放。









2 comments:

Jessica Wu said...

過了一段時間才來看這篇文章:P,結果除了主角Jonsi跟其男友Alex,果然也是鼓手大叔最吸引妳的目光。XD

果然還是個唱好,festival完全看不到這些舞台燈光道具等等的佈置,雖然除去這些他們的表演也還是很精彩。

Sylvia said...

寫的同時我有跑回去看你那篇,果然你也是注意鼓手大叔 XDD

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比較喜歡跑個唱大於音樂祭,不過另一個主因是音樂祭一定要找咖,個唱自己跑跑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