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October 2007

14Oct2007- Ed Harcourt & The Veils@ Norwich Arts Centre


   沒想到兩年多後竟然有機會於Norwich 再次看到Ed Harcourt!周日下午踏著臨暗時分的清冷街道,不費力地找著臨近市中心的Norwich Arts Centre,還未見到場地,裡頭綵排的樂聲已經轟隆隆不客氣地傳了出來。Norwich Arts Centre 今年剛成立滿三十週年,主建築物是由老工廠改建而成的,而容納量不到五百人的表演場地就位於建築物主體,附設的Box Office 和咖啡酒吧,反倒是加建的現代建築了。

   一進門,哈!竟然看到接待櫃台擺著我上個月在Manchester London 遍尋不著的冷門世界音樂雜誌fRoots 十月號。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雖然這裡應該只賣當月期刊,仍趕緊詢問有無上一期附免費CD 的八九月合刊。親切的工作人員馬上東翻西找、取出那本滄海遺珠,珍珠啊,我終於幫你買到有收錄生祥種樹的國外音樂雜誌了!來這裡看表演居然能找著和生祥有關的東西,馬上讓我對這個小場地產生情感,套一句之前常說的話:皆丟係緣分阿~


   興奮的部份說完了,接下來我竟然就要開始抱怨Norwich Arts Centre(以下簡稱NAC......囧。哎,也不是我願意,當晚的情況,實在讓我不禁開始擔心還有兩場將在這裡觀賞的演唱會,是否也將發生相同的問題。

   首先,除了原先預定的主秀Ed Harcourt The Veils 以外,NAC 還找來本地獨立雙人民謠團Challenge of Fear Green,形成一晚三組人馬上場的緊湊行程。當然這不是問題所在,Challenge of Fear Green 的演出也還算值得鼓勵,只不過既然演出團體多,注意時間控管應是理所當然吧?結果原本八點的入場竟然延遲十幾分鐘,導致每個團都緊張兮兮、深怕拖到下個團的演出,而且團與團間的舞台準備時間相形之下也被壓縮到極限。最後我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Ed Harcourt 沒有唱完歌單上的安可曲,就以十一點不能再唱下去為由打發觀眾回家。

   再來是樂團或PA 彩排時早該注意到的舞台設備問題,竟然表演開始後才發現解決,結果影響到The Veils 的表演情形。還有NAC 你好歹也自認為是Norwich 的主要表演場所之一吧?那為何燈光和音場和Waterfront 比起來層次差那麼多!導致上禮拜才去過Waterfront 的我整場看的十分難受(說真的和地社差不多,只不過人家地社還有座位、附飲料哩)。然後還沒完,最糟糕的一點也不知該怪自認為有幽默感的NAC 人員,或者因為巡迴勞累而心情欠佳的Ed Harcourt,你們幹麻隨便在人家的歌單加上「HAVE A BEER ED」啦 Orz 。你看主角才唱完一首歌,就拿亂搞歌單這件事當眾開刀,加上時間緊迫,人家連和觀眾開玩笑的心情都沒有了,更別提取悅觀眾,一整個就是想趕快唱完下台交差了事的焦慮感,明顯到讓我不想發覺都不行!個人強烈認為,Ed Harcourt 最後沒有唱完安可曲的原因一定是超級不爽,而非已到該結束活動的十一點吧?(嗚~再為我這回被搞砸的演唱會經驗哀悼一次)

   抱怨完畢,照例先打上實際歌單(以顏色區分專輯,):

THE STORM IS COMING
APPLE OF MY EYE

ALL OF YOUR DAYS WILL BE BLESSED

SOMETHING IN MY EYE

BORN IN THE 70'S

PAID TO GET DRUNK
unreleased
BLACK DRESS

YOU PUT A SPELL ON ME
from the best of Ed Harcourt
SHE FELL INTO MY ARMS
(與Dead Dog二擇一)
HANGING WITH THE WRONG CROWD

UNDERTAKER STRUT

I'VE BECOME MISGUIDED
b-side from single: She Fell Into My Arms
UNTIL TOMORROW THEN

LONELINESS

THIS ONE'S FOR YOU

WATCHING THE SUN COME UP
(與Shanghai二擇一)
BENEATH THE HEART OF DARKNESS


----------我是帶有強烈怨念的ENCORE 分隔線-----------
SOMETHING TO LIVE FOR


   Ed Harcourt 這回的全英唱透透,是為了宣傳精選輯「Until Tomorrow Then」。坦白說,為了精選輯而推出的新單曲「You Put A Spell On Me」,比起他以往的作品實在軟弱無力、不算出色。不過2005 年於倫敦St. James Church 看他為宣傳單曲「Loneliness」而舉行的one-off 情人節演出委實讓人難忘,而且我還算是從第一張專輯「Here Be Monsters」就乖乖收入每張發行、並追隨至今的樂迷阿,我怎能不期待NAC 這場演出呢?

   如果說2005 年那場『愛與死之夜』呈現的是Ed Harcourt 古典而溫文儒雅的一面,那麼面對這次的巡迴,你可要把對他的印象徹底洗牌了。從樂手編制只有吉他手、鼓手、低音大提琴手、與主角四人,你就可以想像這會是個非常搖滾的演出形式。然而Ed Harcourt 樂器樣樣通、整場忙不完的舞台形象,倒是從2005 年那場延續至今,鍵盤、風琴、吉他、斑鳩琴、沙鈴、長號輪番上陣,看的大家目瞪口呆。上回在莊嚴肅穆、燭火搖曳的教堂靜靜坐著聽,感覺離他好遠好遠;這回在NAC 與舞台毫無隔離的小場地中,又似乎離他太近,不僅是真實地感受他的怨赧和疲憊而已,還包括樂團演出時、那近乎粗暴地將樂音潑灑到你身上的狂亂氣勢。第一首歌「The Storm Is Coming」選的多麼切題,不論在音樂上或情緒上,我們都將迎接一場風暴來臨。那些原本是如此溫柔和緩的曲子阿,當他們被轉換為短小精幹的三分鐘曲式,Ed 彷彿也隨性所至地嘶吼出旋律節奏與原曲不盡相同的、那些你我曾經熟悉的語句。

   最好的例子,大概是明明最應記得的舊曲「Hanging With The Wrong Crowd」,現場改編版竟然進行到副歌我才勉強認出來。原本就已經搖滾味十足的「Born In The 70's」和「Watching The Sun Come Up」,就更不用懷疑樂團演出的力道了。那種能量的積蓄爆發,和平常的搖滾樂團又有一點不同,以低音大提琴代替貝斯彈奏的醇美音色,動靜皆宜,Ed 在鍵琴和吉他之間變換自如的特色,更增添表演的變化性。而且呀,別忘了這次的宣傳重點是歷年來的精選之作,因此今晚我終於有機會懷著感恩的心情,複習了永遠愉悅甜美的「Apple Of My Eye」和「She Fell Into My Arms」。另外,上回七人大伴奏的「Loneliness」,這次變成只有Ed 一人靜靜以鍵琴彈奏,Ed 還請在場的女生負責合音部份呢,Loneliness, loneliness, what will I do without you? 是阿,寂寞的心情不是比較適合這般淺吟低唱麼?只有主角一人表演的曲目還包括「Until Tomorrow Then」,Ed 拾起有著復古聲音質地的老式麥克風,配合沙沙的取樣弦樂,以及小露一手的即興爵士鋼琴,簡單的編制,帶來卻是最讓人心動不已的時刻。

   寫到這裡,我還是要忍不住責備你了。Ed 你 既然準備了那麼豐富的演出內容,包括兩次讓觀眾二選一決定唱哪首歌的互動橋段,各種效果器與真實樂器穿插運用、製造出令人目不暇給的組合變化,而且你依舊 如此賣力地完成演出,那麼你又何必將不快的心情帶到舞台上呢?我相信今晚觀眾裡有比我更加死忠的歌迷,我相信大家買票入場都是為了開開心心聽你唱歌,我了 解我們已經是你的巡迴第十七場,而你或許早已身心俱疲。但你在演出以外的情緒,就像對我下了魔咒一般,讓我無法不去反覆介意回想今晚滲入的一點點苦澀。我 是如此喜愛你的才氣作品阿,所以才會這麼放不下吧?

   但我終將選擇遺忘或原諒,只因為你表演的兩首曲子,「I've Become Misguided」和「Beneath The Heart Of Darkness」。

   原本是b-side 的「I've Become Misguided」,是Ed Harcourt 曾被譽為Tom Waits 接班人的最佳範例歌曲,也是他現場演出的最愛,還記得他2005 年一邊敲大鼓、搖沙鈴,還得一邊中氣十足唱歌的得意模樣。然而這首帶著鄉謠氣味的作品,卻完全不是我喜歡的調調。直到今晚,我們又再次被Ed Harcourt 源源不絕的創意巧思擊潰收服。瞧他原本只抱了個斑鳩琴輕聲自彈自唱,然後在眾人尚未察覺之前,不動聲色地用麥克風收音取樣、同步播放,接下來大家可真是張口結舌地看他漸次收錄沙鈴、長號、以及自己的聲音。如此一來,不必多請樂手,光憑Ed 一人就能製造出如此層次分明、又充滿即興趣味的複雜聲響,後段加入鼓擊、吉他、貝斯,又是另一陣掀翻小場地的狂野氣勢。經過這兩場編制截然不同的演出之後,你幾乎可以確定每逢Ed 愛歌「I've Become Misguided」出場,那就代表他一定又要帶來不同凡響的驚喜了。

   而另一首作為終曲的「Beneath The Heart Of Darkness」,則是我自始至終的Ed Harcourt 最愛。回想當晚光是聽到開頭的琴聲,就足以讓我進入恍神狀態。因為阿,我一直以為上回沒有表演這首歌,應該就永遠沒機會聽到Ed 親口唱「Beneath The Heart Of Darkness」了,因為阿,只要你聽過錄音室版本,你就可以想像它在現場能釋放的情感、和樂團的激烈互動,會如何毫不留情地將你包圍轟炸...... 然後在一片遍體鱗傷的渾沌中,低音大提琴和Ed 歸於平靜的、負傷般的低唱,終將撫慰治癒你的一切。從苦悶壓抑,到毫不保留地爆發傾瀉,再到一切歸零的收尾,「Beneath The Heart Of Darkness」簡直是有如一個痛苦卻也痛快不已的療程般,徹徹底底地將你拆毀重建。而對於這樣的作品,Ed Harcourt 自然也不客氣地用上八分鐘來鋪陳演繹。

   噢噢,或許我不必再試圖描述那時候的情景心情,我只想說,你這樣放大絕實在太殘酷也太貼心了!在末曲的大起大落中,我的情感思想早已化為灰燼。於是當你速速上台開始安可,並偷工減料只用風琴唱完「Something To Live For」就把我們打發回家,我仍在情感的沉澱過程裡怔忡不已,哪有力氣去抗議你的草草了事呢?

Beneath the heart of darkness
Lies an old machine that's dying
Spluttering like an army of artillery sporadically firing
The roots of the house are cracking, caving in
There's no way out, it's trapped in
Beneath the heart of darkness
Lies an old machine that's reeling
Forgotten dust and sunlight
Silent and removed from feeling
The peace in my mind is drowning, fading down
There's nothing left burning, it's all out
Beneath the heart of darkness
Lies an old machine that's......
 

Beneath the heart of darkness
Beneath the heart of darkness......

   於是我只能再度沒入黑暗之心底下,老舊的機器引擎依然喀啦喀哩地,維持著嘈雜的韻律。想起2005 年的演出副標題:「A night of love and death with Ed Harcourt」,我不禁苦笑了。

   那麼,請容我用「A night of love and hate with Ed Harcourt」,為這場演出下最後的註解吧。

-----------------------------我是亡羊補牢的分隔線-----------------------------

   寫到一半,才發現我可能怨念太深,結果根本忘了提其實也很有震撼力的暖場團The Veils。這隊團員由紐西蘭出身、而後於英國發跡的四人團體,玩的音樂可不簡單,彩排時就注意到主唱Finn Andrews 極具特色、感染力異常強烈的嗓音。有些人說他的歌聲聽來像Jeff Buckley,我倒覺得只有他那身穿著:黑色圓頂禮帽、白汗衫搭配西裝外套和Jeff Buckley 有像到而已。然而The Veils 型男型女般的外表,的確已讓人在第一眼看到樂隊時大大加分。

   至於樂風則偏向Indie/ Art-Rock,有時近乎Hard-Rock,黑暗中帶點復古風,旋律性明顯又很有味道。 主唱身兼吉他與鍵琴兩職,豐富了表演編曲的變化性,大絕招則是唱到痛處時,會像癲癇發作般渾身顫抖、扭動不停。總之是讓人在視覺和聽覺上都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樂團,過去一波三折的歷史在此不多說,看了wiki 簡介之後,才瞭解為何他們雖是暖場團,卻已有成熟穩健的台風和作品。這樣不落窠臼的樂隊早該紅起來了吧?只有半小時的表演實在委屈他們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