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July 2011

19Jul2011- An evening with Rufus & Martha Wainwright@ Royal Opera House

   我曾以為自己在離開英國前,會先一睹Royal Albert Hall的真相,我曾以為在Rufus WainwrightIpswich Regent Theatre之後,不會買更高貴的演唱會門票,但我(一如往常地)錯了。加拿大創作人Rufus WainwrightRoyal Opera House的五晚特別演出,居然讓我先踏進皇家歌劇院,兩場門票的價錢,更讓我懷疑自己當初究竟是多衝動,才訂下stalls circle的位置。
   也許算不上最新穎或最高級,Royal Opera House卻是英國最知名的古典演出場地,它所在的巨大廣場式建物,即俗稱的Covent Garden(柯芬園)。以往不知為市集來此處多少遍,今晚才發現,原來自己早就經過Royal Opera House門口好幾次。平常Royal Opera House只作為歌劇或芭蕾舞劇的表演地(年初BAFTA電影頒獎典禮也在此舉行),Rufus Wainwright這回不僅豋堂入殿,還一連帶來五晚不同主題的演出,對他而言不但是極大挑戰,亦為個人生涯的重要里程碑。Rufus也趁此機會發行超級精裝大合輯《House of Rufus》,內含十九張碟片(六張專輯、三張現場演出錄音、四張未發行曲目,以及六張DVD),裝碟片的硬殼書則有珍稀圖片,加上art printslyrics sheets有的沒的,要價160英鎊!想到自己已經花了多少錢在此君身上,我一直沒敢按下預購鍵,當晚在紀念品店看到簽名版時,也仍狠不下心敗,最後只能很寒酸地帶走場刊而已。我想Rufus的迷大多經濟寬裕,否則他的門票總是這麼高貴,怎麼依然一票難求呢?

豪華偌大的Royal Opera House表演廳。我所在的stalls circle因為舞台前有交響樂團席位的緣故,竟比票價更高的stalls離舞台更近。
   我選的第一晚,由Rufus與妹妹Martha Wainwright聯袂演出,是五場中的第二場。上半場只有Martha與樂團豋場,下半場則多加入Rufus,以表演Rufus個人作品與精挑細選的翻唱為主,此時Martha多半是合音或對唱的角色。我對Martha Wainwright的作品幾乎沒研究,事實上,她2008年曾來Norwich Arts Centre演出,而我卻為日期與返台時間過近而放棄這場難得的gig,如今有機會看Martha個人秀,彌補了不少遺憾。
   Martha Wainwright是個有如烈酒般的女子,她坦率直爽,一身斑馬條紋的半透明緊身衣,讓人眼光不知該擺哪裡好。她自爆鼓手Liam Bradley說這身裝扮根本和沒穿差不多,但既然已經穿了,只能慶幸今晚沒有交響樂團,而離遠遠的觀眾還不至於被她的身材荼毒。哈,不論她身材如何,只有對自己的身體感到自在的人才穿的上這身服裝,倒是真的。她的表演和我想像中差不多,木吉他自彈自唱、和加入鼓手與電吉他手的搖滾曲目比較美式民謠一些。Martha的嗓音是那種有點誇張的高亢音樂劇腔,與其強烈的個性和裝扮相得益彰。而我最喜歡的曲目,當然是只搭配鋼琴與低音貝斯的LAccordioniste〉以及〈La Foule〉。即使我不清楚Édith Piaf這位法國知名已逝女歌手的風格,但Martha戲劇性的表達方式,讓人深切感受到歌手的悲劇性身世,與歌中濃烈的愛恨氛圍。又或許,只因我不懂法文,帶點距離感的曲子聽來才更有吸引力吧。
   Rufus的半場含返場共十七首歌,超過九十分鐘,誠意充份。來到第二晚,Rufus的身心狀況仍比Ipswich那次好太多,雖然Ipswich場於我是更加私密、寶貴、而無可取代的經驗,能看到band sound形式的Rufus,我當然開心不已。況且,正因有樂手與Martha的支援,多首Rufus Wainwright》同名專輯的歌曲,才得以原音重現。聽到〈Sally Ann〉、〈April Fools〉和〈In My Arms〉裡Martha合聲,真讓人雞皮疙瘩掉滿地,果然只有Martha本人,才能唱出那種氣氛。至於再次聽到很少唱的Foolish Love〉,則被用來開場,而且Rufus又犯錯重唱,還錯在跟上回不同的地方(XDD 此處要看Ipswich才知道前因後果)。『I dont know what happened.』他一邊彈一邊說,帶點頑皮的語氣。。。噢,我會為了這些小差錯愛上〈Foolish Love〉現場版的!!
   Rufus自稱因為今日是《Rufus Wainwright》發行週年紀念,所以多唱幾首裡頭的曲目。我覺得有些可惜,可能因為翻唱的歌曲較多,所以Rufus個人作品都來的沒驚沒喜,當然,我這樣說是太身在福中不知福了,畢竟只是第三次看Rufus,誰能拒絕重複聽著〈The Art Teacher〉、〈Tow of Learning〉和〈Poses〉呢!?我最喜歡的《All Days Are Nights: Songs for Lulu 》只唱了〈Martha〉,而且還是很應景地唱了之後,才邀請他妹妹加入演出。今晚的〈Martha〉特別有力,Rufus簡直是火力全開地敲擊琴鍵,聲音在開闊的表演廳中飽滿充盈,然歌曲幽微處依舊讓人聽的屏息。曲畢,Rufus坦言他每次唱〈Martha〉,心理想的其實是Amy Winehouse(啥?),還說出Babyshamble does Judy Garland這種搞笑的類比話來。。。喂!請不要破壞〈Martha〉在我心目中悲傷崇高的形象好嗎 XDD
   翻唱部分,來自紅磨坊電影原聲帶的〈Complainte de la Butte〉,來的如此優雅迷人、愁緒滿溢。『在這裡演出的好處之一,是我們可以盡量唱悲傷的曲子(We can sing as many depressing songs as we want.)』他說。接續的Dont Go Breaking My Heart〉反差很大,變成歡樂無比的兄妹卡拉OK大賽!只見兩人好似在演戲般你來我往,跳起舞來。他們的嗓音是如此迥異,卻都挾帶驚人的穿透力與渲染力!說到底,有些人天生就該作主唱,有些人只能伴奏或合唱,這點在當晚擔任合聲的Wainwright表親Lily,以及有時也獻聲的吉他手Calum MacColl,鼓手Liam,和鋼琴手Thomas Bartlett的對照下十分明顯。〈Sweet Thames Flow Softly〉是吉他手之父Ewan MacColl的代表作,Rufus認為是寫給倫敦最美的一首歌之一。Entre la Jeunesse et la Sagesse〉和〈Mendocino〉,則都是母親Anna Mcgarrigle的作品;前者是以法文寫就的Montreal之歌,後者據說是Anna Mcgarrigle的代表作。Rufus有感而發地說,自從母親去世後,他們翻唱了很多她的作品,能和Martha合唱Mendocino〉是非常棒的事,但也同時令他感到哀傷。興許不想讓現場情緒太低落,台上七人最後以Leonard Cohen的名曲〈Everybody Knows〉,為返場畫下熱鬧美好的句點。五段主歌由不同人負責,是非常有音樂劇味道的精采版本!
   散場時未料還有驚喜等著。我注意到下方stalls人潮中,竟有Helena Bonham Carter的身影!我表面冷靜、不敢偷拍,但心裡一直大叫:哇!天哪~~~這可是紅毯等好幾個小時才能見到的知名電影明星呢!!!Helena本人看起來很『正常』,我的意思是,她出席公共場合的服裝或神情有時頗為古怪。不過她今晚身穿紅黑色系的小禮服與薄紗頭飾,姿態優雅。其實事前猜過RufusRoyal Opera House演出絕對有名人捧場,但我想的是音樂人如Neil Tennant。或許週六還有機會,到時得睜大眼睛梭巡stalls了。
Martha Wainwright and Lily
Rufus Wainwright

Dont Go Breaking My Heart

謝場。左至右依序為鋼琴手、Rufus Wainwright、低音貝斯手、Martha WainwrightLily(合音)、吉他手和鼓手。
歌單裡的三首solo分別是The Art Teacher〉、〈Going to a Town〉和〈Martha〉。

延伸閱讀:
29Apr2010- Rufus Wainwright@ Ipswich Regent Theatre
[FIB] 22July2006- Mojave 3, Rufus Wainwright & Franz Ferdinand 

寫這篇絕對要放的:Rufus Wainwright- Martha@ KCRW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