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September 2011

[八月] 蘇格蘭旅遊札記之Glenfiddich威士忌蒸餾廠

警語:飲酒傷身,酒後勿開車。
(進入正文前,先放司機先生烹調的美味早餐)

   來到蘇格蘭另一個必看景點,當然是威士忌蒸餾廠,不過對我這種只想喝甜酒的門外漢而言,愛爾蘭的Bailey奶油威士忌,或水果口味的琴酒,大概就是我對烈酒接受度的上限。事實上,多謝某位一直讓我挑戰新酒種和酒量的英國朋友。。。我今年五月才第一次嘗到蘇格蘭威士忌,那複雜的味道和嗆勁,遠超出我的鑑賞能力(個人對酒似乎也沒有甜味以外的分辨力就是),但想起四年前,生祥說到蘇格蘭單一純麥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時那神往不已的表情,我便打算就算只為生祥也好,我一定要直搗蘇格蘭最有名的單一純麥威士忌蒸餾廠!體驗探究這純粹卻強烈的酒種源頭!!
   好吧,生祥的部份是開玩笑的(喂!)數個月前,當我的同行人忙著訂機票、往地圖上猛添景點時,我根本處於自顧不暇的趕稿階段(呃,現在也還是),等我有空檢視時,地圖上已經花花綠綠地標了數家蒸餾廠。好笑的是,我們三人都不太能接受威士忌的味道,但既然都駕車旅遊蘇格蘭了,好歹得拜訪一間蒸餾廠,開開眼界。最後他們挑了Glenfiddich,而我在今天之前,根本連Glenfiddich是蘇格蘭鼎鼎有名的單一純麥威士忌大廠這件事都不清楚,就被呆呆地載到酒廠參觀了。(喜歡威士忌的酒友看到這篇,或許都要大嘆怎麼讓這種人去Glenfiddich呢。。。)
   頂著雄鹿風向標的蒸餾廠屋頂,這個看似小涼亭般的裝置,就是蒸餾廠的道路代表標誌。
   實際上的屋頂長這樣,建築前的雄鹿雕塑很神氣呢。Glenfiddich在蓋爾語的意思,是『Valley of the deer』。
   從Inverness行車到酒廠所在的小鎮Dufftown路上,我最先注意的是公路兩旁廣沃的麥田,再來是不斷出現的城堡和蒸餾廠指示牌。不誇張!這兩種地標簡直前仆後繼,每幾分鐘都要再看到新的城堡或蒸餾廠名。至此,蘇格蘭人在我心中的刻板印象,除了穿格紋裙也可以很萌、口音很可愛的大叔,還添上整天忙著建城堡、種大麥、和釀酒的日常生活形象。。。老天,這是怎樣扭曲的描述阿??(掩面)。(回神)總而言之,我們來到占地寬廣的Glenfiddich酒廠時,只見許多遊覽車載來的遊客在Glenfiddich的鹿頭招牌下聚集等候,一位身穿蘇格蘭裙的清秀青年,正領著另一群人進入某棟低矮的石造建築,我忍住沒有偷拍,心想這大概是付費行程的好康吧(喂,這是重點嗎?),但我錯了。許多蒸餾廠都提供免費或付費的導覽,我們對威士忌沒有強烈愛好,自然選擇前者。我沒想到的是,免費參觀並非讓你自己在無趣的陳列室和紀念品店亂轉,而是至少三十分鐘、由專人帶領解說,從製造源頭到成品完整呈現,最後還加上品酒(121518年)的豪華行程!!這令我難以想像付費行程會是怎樣誇張的套裝,難不成可以坐小火車到水源地溯溪,親自採收、磨大麥,添酵母、組裝酒桶,或試喝所有步驟的半成品、和芳齡21的陳年威士忌的那一類的?!!
   好吧,我又離題了。我們先向服務台登記之不久後,一大群人被領到放映室,看狗血灑的有點點超過的Glenfiddich傳記電影。當天語音播放出了點問題,所以大家都只聽到配樂,但那並不妨礙你理解William Grant等創史元老,如何胼手胝足、一磚一瓦,搭建最後存放熟成威士忌的第一棟廠房。看到組裝木桶的老師傅飽含風霜的面容、起繭的厚實手掌,和歲月淬練出來威士忌年份交替呈現,我想的卻是『靠!我幹麻為了區區一支過長的威士忌廣告落淚阿???』威士忌對蘇格蘭人而言,不僅是天寒陰雨中暖身的飲品而已,它代表的是本地人們的精神信念、和傳統堅持。當然,也許這都只是商人引起你消費欲的策略而已,但你不得不佩服Glenfiddich的推銷手法,它讓你打從心底欣賞威士忌,不只為了它的味道,還有它背後的故事和傳承意義。在蘇格蘭,熟成三年才能稱為威士忌,然Glenfiddich的產品至少從十二年起跳。你細細嚐著存放了十八年的醇酒,心領神會它在味蕾上綻放的蘋果和肉桂香,內心卻不禁惴惴,自己在十八年間,究竟累積了什麼?
   可惜的是,電影看完後,我們被分到的是女生導覽員(好啦,我知道大部分人都寧願給可愛姑娘帶路),這裡的導覽員,清一色是穿蘇格蘭裙的青年男女,以一團十人左右的方式,分批帶領介紹。關於威士忌的製法,網路很容易查詢,在此就只解釋圖片的部份。
   單一純麥威士忌的三大原料,是水、酵母、和大麥。Glenfiddich為確保水質純淨,買下附近所有林地,大麥當然也是本地農產,這是大麥碾碎後加熱攪拌的鍋爐。
   第二個步驟是發酵。這些大桶子應該有十幾公尺高,我們爬到二樓,可看桶內發酵到一半的半成品,基本上就是散發著麥香和酒香、泡沫渣滓般的東西。
   第三個步驟是大幅提高酒精濃度的蒸餾,這些金黃色的鍋爐用於第一次蒸餾。蒸餾出的液體分前、中、後三段。威士忌只取中間、酒精濃度最適當的部份釀造,但前後兩部份也會混合再蒸餾,讓物料發揮最大程度的功用。
   最後熟成的廠房禁止拍照,原因是空氣中的酒精濃度過高,閃光燈似乎會引起火花(這部份我不太懂,反正是安全問題,而非怕機密外洩)。我們看了簡單的木桶組裝示範,威士忌的香味取決於木頭的種類,依存放木桶和年份的不同,香氣也隨之改變。現場有三個木桶開了小孔,讓大家嗅聞,基本上不是水果香,就是蜂蜜肉桂香。但最終的威士忌成品並非直接從桶中倒出便是,而需經過調酒師精密混合不同桶的威士忌後,淨置六個月,才算完成。存放越久的木桶,內容物蒸發的越多,味道也從嗆辣轉為醇厚,所以年份越久、價格越高。目前販售年份最久的是五十年,較為暢銷的則是十二、十五、十八年。
   廠房後的品酒也很大方,眾人被帶到裝潢就像一般酒吧的場地試喝,桌上已擺好玻璃杯和解說的字卡,不過導覽員前來幫你斟酒時,還會再解釋一遍。順序當然是從年份少到多,最後果然每個人都同意十八年是三種中最順口的。經過如此用心又詳盡的導覽,每個人離開酒吧後,都乖乖自動到販售部報到。即使你不喝烈酒也沒關係,周邊商品包括酒杯、明信片、桌巾、胸針、威士忌水果蛋糕什麼的,而且常賣型的三款酒還貼心提供小、中、大三種瓶裝,很難全身而退阿。我們三人理所當然地都買了威士忌,某人還買了貴到不退稅會很傷的廿一年份,那個氣派的木盒包裝,果然很配酒的珍貴程度。
   (我又要再把今天分作兩篇了,為啥一個威士忌蒸餾廠可以寫這麼落落長 = =

7 comments:

ZEPPELIN said...

看到威士忌廠的照片,讓我想到宜蘭的葛瑪蘭威士忌廠。喝起來口感很不錯,因為不懂酒,只要有點微醺都覺得是好酒吧!哈

Sylvia said...

台灣也有威士忌廠??!我真是孤陋寡聞了,改天一定要去拜訪一下(咦,不是說喝不慣威士忌嗎?)

JERVIS said...

說到退稅 希望英國效率可以好一點 今年可以退稅給我

Sylvia said...

哇苦主(?)出現了,是說英國辦事效率的確有待加強,希望你今年能領到阿!

ZEPPELIN said...

哈!還記的啊!

小口小口品嚐很香!

ZEPPELIN said...

忘了說blog表頭照片剪影很棒,喜歡草和羊的搭配。

Sylvia said...

謝謝齊柏林,我也覺得你最近分享的攝影都很有感覺呢,讓我得以懷念台灣的人事物 :~)